蒸汽控制系列

致力于研究并开发世界领先的安全泄压解决方案

安全泄压技术领导者,PG电子平台拥有国内国际领先的专利和技术

蒸汽控制系列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_GB 15577-2018

时间: 2024-01-24 21:45:00 |   作者: 蒸汽控制系列

  1.1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1.2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正常运行与维护。

  1.4 本文主要围绕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的选型展开。

  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些范围内的技术。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3.1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不应设置在公共场所和居民区内,其防火间距应符合GB 50016的相关规定。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其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为多层建应采用框架结构。

  3.2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设置符合GB 50016等要求的泄爆面积。

  3.3 对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工程及工艺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应符合规定标准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3.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应设有符合GB 50016相关规定的安全出口,其中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6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设有安全地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位置和宽度应符合GB 50016的相关规定;安全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疏散路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3.7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严控区域内作业人员数量,不得设有休息室、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与其他厂房、员工宿舍等应不小于GB 50016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

  4.1.2 在通常贮存条件下,大量贮存具有自燃性的散装粉料时,应对粉料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当发现温度上升或气体析出时,应采取使粉料冷却的措施。

  4.1.3 对遇湿自燃的金属粉尘,其收集、堆放与贮存时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

  4.2.1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应存在明火。当有必要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作业场所10m范围内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4.2.2 与粉尘非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电机外壳、传动轴、加热源等),其表面最高允许温度应低于相应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

  ——工艺设备的轴承应密封防尘并定期维护;有过热可能时,应设置轴承温度连续监测装置;

  ——使用皮带传动时应设置打滑监测装置;当发生皮带打滑时,应自动停机或发出声光报警号;

  ——金属粉末干磨设备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当金属粉末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自动停机。

  4.3.1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应按GB 50057中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对应防雷措施。

  4.3.2 当存在静电引燃危险时,除应符合GB 12158有关要求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措施;不便或工艺不准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直接用于盛装起电粉料的器具、输送粉料的管道(带)等,应采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

  4.3.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应符合GB 12476.1、GB/T 3836.15的相关规定;应防止由电气设备或线路产生的过热及火花,防止可燃性粉尘进入产生电火花或高温部件的外壳内。

  4.3.4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计、安装应按GB 50058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网友评论

版权所有 :pg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