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动态

致力于研究并开发世界领先的安全泄压解决方案

安全泄压技术领导者,PG电子平台拥有国内国际领先的专利和技术

媒体动态

特定种类设备安全知识

时间: 2023-10-29 23:46:37 |   作者: 媒体动态

  金属的物理性能,包括重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化学作用下表现的性能,如耐腐蚀性和热安定性等。

  1、重度 重度是物体重量和其体积的比值;金属的重度即是单位体积金属的重量,符号用Y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将重度小于6(克力/厘米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重度大于6(克力/厘米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3、热膨胀 :金属和合金受热时,它的体积会增大,冷却时则收缩。金属的这种性能称为热膨胀性。热膨胀的大小,用线胀系数或体胀系数来表示。线胀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0—膨胀前长度(厘米)

  4、导热性:金属在加热或冷却时能够传导热能的性质称力导热性。 为比较金属的导热性,设导热最好的银的导热率为l,则铜的导热率为0.9,铝为0.5,铁为0.18,汞为0.02等。

  5.导电性 金属能够传导电流的性能,称为导电性。导电性的好坏,用电阻系数表示,电阻系数越小,导电性就越好。导电性最好的是银,其次是铝,工业上常用铜、铝或它们的合金做导电结构材料.

  1、耐腐蚀性 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水蒸气等介质腐蚀的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一)气瓶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所谓金属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抵抗外力的能力。

  1、拉伸试样 进行拉伸试验时,采用如图1-3所示的拉伸试样。试样可分为长短两种,长试样Lo/d0=10;短试样Lo/d0=5。一般工厂采用的试样直径dO=10毫米,Lo=100毫米

  2、 拉伸试样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按规定标准加载,随着载荷增加,试样经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伸长变形直至断裂,

  Ope为弹性变形阶段。当作用在试样上的裁荷在一定限度之内时,载荷与伸长量成正比例,外力去除后,试样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esb为弹性—塑性变形阶段。s点出现的水平线段表示在载荷不变的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即材料丧失了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屈服,发生塑性变形后,由于内部结构变化,产生加工硬化,要使金属继续变形,必须再增加载荷,这样载荷继续增加,试样则均匀伸长。达到b点屁慢慢的出现缩颈变形,变形集中在缩颈处。

  bz为断裂阶段。由于缩颈出现后截面剧烈减小;试样不足以抵抗外力的作用,因此在z点发生断裂。根据拉伸曲线上各种特殊点的外力与原截面的关系,?,可以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

  1、应力:为便于比较很多材料的强度。常用单位面积上材料的抗力(内力:内力的大小和外力相等)来表示,称为应力。应力的计算为:

  (四)塑性 :金属材料在受力时能够产生显著的变形而不破裂的性能称为塑性。

  1.延伸率 延伸率是试样拉断后标距增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之比值的百分率,即

  3、冷弯试验:用冷弯试验衡量材料在室温时的塑性。试验时,试样在规定的冷弯条件下弯到规定的角度,一般根据试样弯曲表面有无裂纹或折断等破坏情况来评定材料的质量。

  例题:有一根钢试棒,原始长度100毫米,直径10毫米。作拉伸试验时,载荷增加至2669公斤力时慢慢的出现屈服现象;载荷达4710公斤力时,试样被拉断。结果测得在变形后长度是116毫米,细颈处直径是7.75毫米。 试求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是不是易于加工成形的性能,包括铸造性,锻压性、可焊性、切削加工性等。

  气瓶按其结构、用途、制造方法、承受压力、使用上的要求及形状等七个方面做分类。

  1、定义:瓶体上没有焊缝的气瓶,不是用焊接方法制造的,能承受较高的充装压力。

  1、对于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是指气体在基准温度下(一般为20℃)的充装压力;

  2、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是指按规定的充装系数完装,温度为 60℃时瓶内介质的压力;

  3、对于溶解乙炔气瓶,是指基准温度15℃时最大限定压力为1.56MPa,最高许用温度40℃。

  一、瓶帽:瓶帽是瓶阀的防护装置,它可避免气瓶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瓶阀,保护出气口螺纹不被损坏,防止灰尘、水分或油脂等杂物落人阀内。

  二、 瓶阀、瓶阀是控制气体出入的装置,一般是用黄铜或钢制造。充装可燃气体的钢瓶的瓶阀,其出气口螺纹为左旋;盛装助燃气体的气瓶,其出气口螺纹为右旋。瓶阀的这种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可燃气体与非可燃气体的错装。

  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是为避免气瓶在遇到火灾等高温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发生破裂爆炸。

  (1)爆破片装在瓶阀上,其爆破压力略高于瓶内气体的最高温升压力。爆破片多用于高压气瓶上,有的气瓶不装爆破片。《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是否必须装设爆破片,未做明确规定。气瓶装设爆破片有利有弊,一些国家的气瓶不采用爆破片这种安全泄压装置。

  (2)易熔塞一般装在低压气瓶的瓶肩上,当周围环境和温度超过气瓶的最高使用温度时,易熔塞的易熔合金熔化,瓶内气体排出,避免气瓶爆炸。

  1、作用:防止气瓶在冲装、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对瓶体的震动,减少事故的发生。

  2.焊接性: 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主要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包括:①接合性能;②使用性能。

  3、焊接工艺: 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这中间还包括焊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操作的最佳选择以及焊后热处理等。?

  4.碳当量: 将钢中合金元素(包括碳)的含量按其作用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称为碳当量。

  6.极限强度: 极限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能力,单位:MPa(或N/nun2)。

  7.耐腐蚀性: 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如大气,水蒸气,其他有害化学气体及酸、碱、盐等)侵蚀的能力。

  (?)8.屈服点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外力作用到某一程度时,其变形(伸长)猛地增加很大时的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

  (?)9.金属材料在受外力(拉力)到某一极限时,则其变形(伸长)即消失,恢复原状,

  (?)10.焊接接头是焊接结构中各个构件相互连接的部分。它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三部分。

  (?)13.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孔隙。

  (?)14.报废是对于不符合安全的基础要求,不再允许进入使用领域,但不必须作

  1.瓶阀阀体上如装有爆破片,其爆破压力应略( A )瓶内气体的最高温升压力。

  9.焊接接头是焊接结构中各个构件的 相互连接 部分,它包括 焊缝 、 热影响区 和 母材 三部分。

  10.焊接工艺是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这中间还包括 焊前准备 、焊接材料 、 焊接设备 、 焊接方法 、 焊接顺序 、 焊接操作 、的最佳选择以及焊后热处理等。

  11.热影响区是指焊接或切割过程中,材料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 组织 和 温度 变化的区域。

  12.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有气孔 、夹渣 、 裂纹 、 晈边 、 未熔合 、 来焊透等。

  1.极限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能力,强度按外界的力的作用形式分为哪几种?

  (3)抗弯强度:代号σbb,指外力与材料轴线垂直,并在作用后使材料呈弯曲时的极限强度。

  (4)抗剪强度:代号σt,指外力与材料轴线垂直,并在材料呈剪切作用时的极限强度。

  答:用拟定焊接工艺,按标准的规定来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性能是不是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若能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则以此写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制定焊接PROC,作为焊接生产的依据。

  从制造方法上分类分为冲拔拉伸气瓶、管子收口气瓶、冲压拉伸气瓶、焊接气瓶、绕丝气瓶;

  答:无缝气瓶由瓶口、瓶颈、瓶肩、筒体、瓶根、瓶底组成。无缝气瓶的附件包括瓶阀、瓶帽和防震圈。

  瓶帽的作用是避免气瓶在搬运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伤瓶阀,甚至造成瓶阀飞出、气瓶爆炸等严重事故。 瓶阀的作用是控制气体进出。

  易熔合金塞的作用是当气瓶受到外界热源的影响,使瓶内气体压力骤然升高时,由于温度的影响,易熔合金被熔化,瓶内气体即可从泄放装置的小孔排出瓶外,从而防止因超压而爆炸。

  答:(1)瓶阀材料应不与瓶内盛装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允许影响气体的品质。

  (2),瓶阀上与气瓶连接的螺纹,必须与瓶口内螺纹相匹配,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瓶阀出气口的结构。应能有效地防止气体错装、错用。

  (5)瓶阀阀体上如装有爆破片,其爆破压力应略高于瓶内气体的最高温度升压力。

  答:气瓶的颜色标志是指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样、字色和色环,其作用有二:一是气瓶种类识别根据;二是防止气瓶锈蚀。

  9. 实验室中气体钢瓶的存放原则是:气瓶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不能暴于日光及一切热源照射下;高压气体钢瓶应垂直放置,并有防倾倒装置(支架或气瓶柜)及紧固链;要防止高压气体钢瓶锈蚀,应远离腐蚀性物质放置;高压气体钢瓶存放区及其附近应严禁烟火和使用明火,并张贴警示说明。

  10. 正确使用气体钢瓶的原则是:在钢瓶上装上配套的减压阀。检查减压阀是不是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打开钢瓶总阀门,此时高压表显示出瓶内贮气总压力;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不再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待减压阀中余气逸尽后,再关闭减压阀。

  氧是强氧化性气体。与空气相比,燃爆性物质在氧气中的点火能量变小,燃烧速度变大,爆炸范围变宽,即更易着火燃烧和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压缩纯氧的压力越高,其助燃性能越强。

  系管状无缝结构,上端瓶口处的缩颈部分为瓶颈,瓶颈与瓶体的过渡部分叫瓶肩,瓶颈外侧固定连接有颈圈。下端一般为凹形底。瓶体由优质锰钢、铬钼钢或其他合金钢制成。最常用的是中容积瓶,外径219mm,容积40L,高度约1.5mm,公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15Mpa,许用压力18Mpa。

  1、瓶阀 一般由铜材制成,抗燃,且不起静电及机械火花。其密封材料应有好的阻燃及密封性能。

  2、瓶帽 保护瓶阀免受磕碰,通过螺纹与颈圈连接。瓶帽上一般有排气孔或侧孔,以防瓶阀漏气使瓶帽承压。

  氧气瓶充装时,要严防混装和超装,而混装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常因混入可燃气体、油脂等而导致氧气瓶爆炸。氧气瓶充装前,应逐只进行全方位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是:

  对应一定的充装温度,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充装压力进行充装,确保在气瓶最高工作时候的温度60度时瓶内压力不超过气瓶许用压力。

  气瓶运输装卸时,必须佩带好瓶帽、防震圈,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氧气瓶不得与可燃气体气瓶同车运输,也不得与任何易燃、易爆物质同车运输;夏季运输氧气瓶应避免爆晒。

  2、氧气的防止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采用氧乙炔火焰进行作业时,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及焊(割)炬必须相互错开,氧气瓶与焊(割)炬明火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操作中应防止回火,避免在氧气管路中混入乙炔气体。不得用氧气吹扫乙炔管路。

  5、开启瓶阀和减压阀时,动作应缓慢,以减轻气流的冲击和摩擦,防止管路过热着火。

  6、禁止用压缩纯氧进行通风换气或吹扫清理,禁止以压缩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作为风动工具的动力源,以防引发燃爆事故。

  8、用瓶单位和人员应防止瓶内积水及积存其他污物,防止气瓶腐蚀及其他损害,进而避免气瓶爆炸。用瓶单位应拒绝使用超过检验期的气瓶。

  9、 氧气瓶应戴好安全防护帽,坚直安放在固定的支架上,要采取防止日光曝晒的措施。

  10、氧气瓶里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严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尚有剩余压力的氧气瓶,应将阀门拧紧,注上“空瓶”标记。

  13、氧气瓶不能强烈碰撞。禁止采用抛、摔及其它容易引撞击的办法来进行装卸或搬运。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吊运。

  14、在开启瓶阀和减压器时,人要站在侧面;开启的速度要缓慢,防止有机材料零件温度过高或气流过快产生静电火花。而造成燃烧。

  15、冬天,气瓶的减压器和管系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使用铁器一类的东西猛击气瓶,更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以防止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1)使用前要仔细观看气瓶肩部球面部分的标志。特别是注意“下次试压时间”。并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相关要求定期对气瓶作技术检验。不得使用超过应检期限的气瓶。

  (2)使用时,首先要做外部检查,检查重点是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等。假如发现有漏气、滑扣、表针动作不灵或“爬高”等,应及时维修,切忌随便处理。禁止带压拧紧阀杆,调整垫料。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不得使用明火。

  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场所使用时,瓶底应垫上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由于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

  冬季使用气瓶时,瓶阀或减压器也许会出现结霜现象,或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也不能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以防气体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搬运气瓶要轻装轻卸,必须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禁止直接用钢丝绳等吊运氧气瓶。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对气瓶加以固定,防止倾倒。

  (4)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相距10米(m)以上]。夏季使用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开启瓶阀或减压器时动作要缓慢,以防喷出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和降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绝热压缩)等引起氧气瓶和减压器爆炸着火。

  (6)氧气瓶中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余气0.2~0.3兆帕(MPa),使气瓶保持正压,并关紧阀门防上漏气。目的是预防可燃气倒流入瓶,而且在充气时便于化验瓶内气体成分。

  (7)氧气瓶阀不得沾染油脂,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瓶阀和减压器。

  以上安全措施,对氩气瓶和等离子弧焊等焊接工艺使用的其它气瓶,如氩气瓶、氮气瓶也基本适用。

  2.必须可靠连接减压器、皮管及割炬(焊炬),在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工作中注意压力表的读数。

  3.开启瓶阀时,人应站在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丝扣滑脱而冲击伤人和产生静电火花。

  4.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大于98KPa)并关紧瓶阀,以防混入其他气体或杂质。

  5.冬季瓶阀、减压器冻结时,严禁用明火或赤热金属烘干,不准敲打或撞击。可以用热水、蒸气来解冻。

  6.若氧气瓶着火,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待火自行熄灭。如邻近其他可燃物起火,应尽快将氧气瓶搬至空旷地点,以防高热影响而爆炸。

  8.瓶帽必须完整无损,瓶帽上必须有泄气孔,充装完毕后,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均应戴上瓶帽。

  10.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米。夏季要防止烈日爆晒。

  气瓶充装前应由专职检查员负责逐只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气。检查的主要项目有:

  (1)气瓶是否是持有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气瓶是否是规定停用或需要复验的;

  (10)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或经定期检验、更换瓶阀或因故放尽气体后首次充气的气瓶,是否经过置换或线)瓶体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以及其他能影响气瓶强度和安全使用的缺陷。

  任何气瓶在充装结束后,都必须经检查员按规定的检查项目逐只检查,不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的,应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站。气瓶充装后检查的基本项目有:

  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是专指为了承压容器能够安全运作面装在设备上的一种附属装置,又常称之为安全附件。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按其使用性能或用途可大致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l)连锁装置 指为避免操作失误而设的控制机构,如联锁开关、联动阀等。

  (2)报警装置 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致使其处在危险状态时,能自动发出音响或其他明显报警讯号的仪器,如压力报警器、温度监测仪等。

  (3)计量装置 指能自动显示设备正常运行中与安全有关的工艺参数的器具,如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计等。

  安全泄压装置是防止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超压的一种器具。它的功能是:当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内的压力超过正常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时,能自动开启,将容器内的介质排出去,使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内的压力从始至终保持在最高允用压力范围以内。安全泄压装置按其结构及形式分为四种类型:

  (1)阀型 阀型安全泄压装置就是常用的安全阀.它是通过阀的开启排出内部介质来降低设备内的压力。这类安全泄压装置的情点是:仅仅排泄器内高于规定的部分压力,而当器内压力降至正常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时,它即自动关闭,设备可继续运行。装置本身能重复使用多次,安装调整也非常容易,但它的密封性能较差,泄压反应较慢,且阀口有被堵塞或阀瓣有被粘住的可能。阀型泄压装置适用于介质比较纯净的设备,

  (2)断裂型 断裂型安全泄压装置,常见的有爆破片。它是通过爆破片的断裂来排放气体的。这种装置的特点是:密封性能较好,泄压反应较快,但卸压后,爆破片不能接着使用,容器也得停止运行。断裂型泄压装置宜用于介质有剧毒的容器和器内因化学反应使压力急剧升高的容器,不宜用于液化气体贮罐。

  (3)熔化型 熔化型安全泄压装置就是常用的易熔塞。它是利用装置内低熔点合金在较高的温度下熔化,打开通道而泄压的。这种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更换容易,但降压后不能接着使用,排放面积小。它只能用于器内压力完全取决于温度的小型容器,如气瓶等。

  (4)组合型 常见的组合型安全泄压装置,是阀型与断裂型的串联组合,它同时具有阀型和断裂型的特点。通常用于介质有剧毒或稀有气体的容器,不能用于升压速度极快的反应容器。

  气瓶阀在使用时常见的故障是漏气或轴空转。瓶阀漏气的主要部位是:瓶阀侧接嘴,此部位漏气通常是由于阀芯与阀芯座之间有粒状杂质,或阀芯密封磨损所致;阀轴孔,此部位漏气多出现在阀轴无螺纹的瓶阀上,其最终的原因在于阀轴下端凸棱未能紧压在装于封严帽中的密封垫上。轴空转的原因是套和轴的方棱磨损或传动片断裂。

  气瓶在快速放气时,由于压缩气体膨胀吸收大量的热,致使瓶阀口急剧降温,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在阀口处凝结成冰霜。此时,应暂时停止用气,待霜比掉后再用气。放气的速度可适当调小,便不会再结霜了。严禁用火烧烤或蒸汽吹除。

  冬天气温低,若瓶内气体质量不好含有水,水在阀芯处结冰,就可能使瓶阀被冻结而打不开。此时,可将瓶移至温度高的室内,或用40℃以下的温水冲浇,再缓慢地打开瓶阀。切不可用火烤或蒸汽吹,也不得用搬手猛拧强开瓶阀,以免发生事故。

  气瓶改装是指在用气瓶、尚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气瓶或定期检验剔出降压使用的气瓶,因需要由原盛装(或原规定)气体改盛另一种气体。

  气瓶改装工作由气瓶定期检验单位负责进行。因为已充装了某种气体的气瓶是不是能够改变为充装另一种气体,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如压力等级、瓶体材料、内衬材质、现有技术状况、改变前后两种气体的相容性等等,需要由具有这些知识的专门人员对气瓶进行全面检查后作出判断,确定是否能够改装。

  (1)根据气瓶制造钢印标记和安全状况,确定改装后的充装气体和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2)用适当的方法对气瓶进行彻底的清理,冲洗和干燥后,换装相应的瓶阀和其他附件。

  (3)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打检验钢印和涂检验色标,并按改装后盛装的气体更改气瓶的颜色、字样和色环。

  (3)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20年的,每5年检验1次;超过20年的,每2年检验l次。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库存和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1)排放瓶内剩余气体 待检气瓶确定后,应采用与气体性质相适应的方法,将瓶内剩余气体排放干净。对于盛装无毒非可燃性气体的气瓶,可采用“放空”方法,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于有毒或可燃性气体的气瓶,应对瓶内剩余气体进行回收。

  (2)拆卸瓶帽、防震圈和瓶阀 卸下的瓶帽和防震圈,按待检气瓶所属单位,分别码放在固定的地方。拆卸瓶阀,必须在瓶阀装卸机上进行,严禁使用管链钳等易于损伤瓶阀的工具拆卸瓶阀。

  (3)清理与洗刷气瓶内外表面为了在检验过程中取得准确的评定结果,避免内外表面存在的某种缺陷被杂物覆盖造成漏检差错,在气瓶检验前必须对其内外表面进行清理与洗刷。清理与洗刷的方法分为清水冲刷、蒸汽吹扫、溶剂洗刷和机械处理等四种,根据气瓶盛装气体的性质和杂物的类别选用一种或几种并用。

  (4)原始标志登记 气瓶原始标记登记是气瓶定期检验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查看仔细,登记认真,字迹清晰,计算准确。

  气瓶改装是指在用气瓶、尚未投入使用的气瓶或定期检验剔出降压使用的气瓶,因需要由原盛装(或原规定)气体改盛另一种气体。

  气瓶改装工作由气瓶定期检验单位负责进行。因为已充装了某种气体的气瓶是否能改变为充装另一种气体,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如压力等级、瓶体材料、内衬材质、现存技术状况、改变前后两种气体的相容性等等,需要由具有这些知识的专门人员对气瓶做全面检查后作出判断,确定是不是能够改装。

  (1)根据气瓶制造钢印标记和安全状况,确定改装后的充装气体和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2)用适当的方法对气瓶进行彻底的清理,冲洗和干燥后,换装相应的瓶阀和其他附件。

  (3)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打检验钢印和涂检验色标,并按改装后盛装的气体更改气瓶的颜色、字样和色环。

  (3)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20年的,每5年检验1次;超过20年的,每2年检验l次。

  气瓶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测验证。库存和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1)排放瓶内剩余气体 待检气瓶确定后,应采用与气体性质相适应的方法,将瓶内剩余气体排放干净。对于盛装无毒非可燃性气体的气瓶,可采用“放空”方法,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于有毒或可燃性气体的气瓶,应对瓶内剩余气体进行回收。

  (2)拆卸瓶帽、防震圈和瓶阀 卸下的瓶帽和防震圈,按待检气瓶所属单位,分别码放在固定的地方。拆卸瓶阀,必须在瓶阀装卸机上进行,严禁使用管链钳等易于损伤瓶阀的工具拆卸瓶阀。

  (3)清理与洗刷气瓶内外表面为了在检验过程中取得准确的评定结果,避免内外表面存在的某种缺陷被杂物覆盖造成漏检差错,在气瓶检验前必须对其内外表明上进行清理与洗刷。清理与洗刷的方法分为清水冲刷、蒸汽吹扫、溶剂洗刷和机械处理等四种,根据气瓶盛装气体的性质和杂物的类别选用一种或几种并用。

  (4)原始标志登记 气瓶原始标记登记是气瓶定期检验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查看仔细,登记认真,字迹清晰,计算准确。

  (2)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的1.5~3.0倍。称重衡器的校验期限不允许超出3个月。称重衡器要设有超装警报和自动切断气源的装置。

  (5)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气瓶编号、气瓶容积、实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称者姓名或代号、充装日期。

  (2)充装前,操作人员应检查称量衡器的准确度和灵敏性等,符合标准要求才可使用。

  (3)充装前应将瓶内余气抽空,然后空瓶称重,校对是否与瓶上钢印标记重量相符。核实后,接上充装卡头,定好称重衡器的充装重量再进行充装。

  (4)如果充装《汽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未列入充装系数的液化气体时,应按液化气体充装系数的计算方式,制定本单位的标准,并报当地劳动部门校准。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火源,距明火10m以外。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9)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压缩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 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10)在会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11)液化石油气瓶用户,不得将气瓶内液化石油气向其他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1)气瓶受外界火焰危协时,必须根据火焰对气瓶的威胁程度确定应急措施。若火焰尚未波及到气瓶,则立即全力扑火;若火焰已波及到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在气瓶还未过热之前,必须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上喷射大量的水进行冷却。如果火焰发自瓶阀,应迅速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若条件不允许,则必须确保气体在受控下燃烧,严防火焰漫延烧损其他气瓶或设施。

  (2)气瓶发生泄漏事故,应根据气瓶泄漏部位、泄漏量、泄漏气体性质及其影响和影响区域,确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果气瓶泄漏不能被就地阻止,而又没有除害装置,可根据气体性质,将泄漏的气瓶浸入冷水池或石灰水池中使之吸收。

  (3)气瓶发生大量泄漏事故时,应根据气体性质及周围情况做处置。如果泄漏的是毒性气体,则应令周围的人迅速疏散,同时立即穿戴防护用具进行妥善处置;可燃气体泄漏时,除迅速处置外,还应做好各项灭火准备。为处置事故和进行抢救,除忌水的气瓶外,应向气瓶特别是发生意外事故的气瓶上喷水冷却。

  压缩气体气瓶的充装量是指它在最终充装温度下的充装压力。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量是指单位容积内所装气体的质量。

  气瓶充装单位应持有省级劳动部门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给的注册登记证,未办理注册登记的,不可以从事气瓶充装工作。气瓶充装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3)有与所充装气体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装备和检验测试手段。充装毒性、易燃和助燃气体的单位,还应有处理残气、残液的装置。

  气瓶的正确充装是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关键之一,气瓶充装不当往往会造成爆炸事故,其中最危险而又最常见的事故是氧气与可燃气体混装或气体充装过量。

  氧气与可燃气体混装往往是因为在充装时,未对气瓶进行置换、清洗等处理,就将原来装有可燃气体的气瓶用以充装氧气,或用原来盛装氧气的气瓶充装可燃气体,结果瓶内的可燃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力急剧升高,气瓶破裂爆炸。

  气体充装过量也会引起气瓶爆炸。因为液化气体一般都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充装。若充装过量,气瓶在受到周围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后,瓶内液体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很快将瓶内空间填满并产生很大的压力,最后造成气瓶破裂爆炸。

  气瓶的最高使用温度是指气瓶在充装气体以后,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60℃为气瓶的最高使用温度。

  气瓶的公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对于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是指气体在基准温度下(一般为20℃)的充装压力;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是指按规定的充装系数完装,温度为 60℃时瓶内介质的压力;对于盛装溶解乙炔的气瓶,是指在限定充装量下,温度 60℃时瓶内乙炔气的压力。

  气瓶的公称容积是指气瓶规程和标准规定的气瓶容积的分级系列,公称容积和公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一样是一个名义值,而不是准确的实际值。为安全计,气瓶的实际容积必须大于公称容积,允差为+5%。可见,公称容积虽是一个称谓的名义值,但限制的是很严格的,不能随便称呼。比如公称容积为40L的无缝气瓶,其实际容积应在40L至42L之间。

  气瓶的钢印标记,对识别气瓶并准确充装,安全使用,定期检验等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钢印标记按规定应刻印在气瓶肩部或护罩上,标记上至少应有以下内容:(1)气瓶生产单位名称或代号;(2)气瓶编号; (3)水压试验压力,MPa;(4)公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MPa;(5)实际重量,kg;(6)实际容积,L;(7)瓶体设计壁厚,mm;(8)生产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9)监督检验标记;(10)寒冷地区用气瓶标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邮政编码:410083联系电线


网友评论

版权所有 :pg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