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片安全装置

致力于研究并开发世界领先的安全泄压解决方案

安全泄压技术领导者,PG电子平台拥有国内国际领先的专利和技术

爆破片安全装置

锅炉汽温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时间: 2024-03-23 13:34:00 |   作者: 爆破片安全装置

  高加解列后由于给水温度降低,要维持蒸发量,就必须增加燃料量,故过热汽温为上涨的趋势。但由于高加解列后各段抽汽要进入汽轮机做功,会使机组负荷猛地增加,尤其是在300MW左右时,有可能使锅炉超压,安全门动作,故此时不宜加煤量,相反还应适当减小燃料量,待负荷和压力下降后再加燃料量。同时,应加强对过再热汽温的调整,以防超温,投入高加时应缓慢投入,以防产生较大的扰动。

  磨煤机启动时,相当于燃烧侧负荷突然加强,因此过、再热汽温一般为上涨的趋势,并有可能超温。故在启动磨煤机以前可以先适当的降低汽温,启磨后缓慢提高磨的出力,保持总煤量在小范围内变化,并注意风量的调整,防止缺风运行,保持氧量在4~6%范围内。在启E、C磨时应格外的注意主、再热汽温的变化。启E、C磨前,应将主、再热汽温进行“提前预控,采用过调方式”且稳定后再启动磨煤机。磨煤机停运时的情况与此相反。

  汽温调节可大致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通常情况下需要3-5分钟左右温度才会开始变化;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灵敏。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水调整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由于阀门的特性原因它的调节能力减弱,也就是减温水流量变化比较小,此时应观察同侧另一级减温水流量是否偏大,并及时对其的减温水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另外还可以对燃烧做调整(在炉膛氧量允许时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调整风门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达到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有充足的调节余量。

  正常加负荷时,在汽轮机调门开度增加,锅炉压力下降自调系统开始增加燃料量、风量。而汽温的变化要滞后于燃烧侧的热负荷的增加。对于过热器来说,由于蒸发量的增加,对过热汽温有一定的补偿能力,所以过热汽温的变化是滞后与负荷变化速度的(它随着负荷的增加燃料量、蒸汽压力、蒸汽流量的增加而增快的)。也就是说负荷越低在增减负荷时汽温变化的速度越慢,减温水对其的调整的反应越滞后。此时我们应先将减温水调整门手动开到一个调节敏感区域一般在25%~40%之间或增加减温水量3~4t/h,也可通过自调装置将温度设定降低2~4℃。这也是所谓的“提前预控,过调方式”

  合理的烟气挡板开度是保证炉膛在设计额定负荷内良好的充满度,以保证各受热面、受热段受热均匀;保持合理的烟气阻尼,使烟气保持合理的流速和流向,降低锅炉损失并将烟气对受热面管束的磨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机组滑停以前必须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吹灰,以关小减温器,可以使汽温在下滑过程中较好控制,使滑停过程顺利进行。

  2、滑停过程中应尽量依靠减弱燃烧来使汽温下滑,不宜采取开大减温水的方法来下滑汽温,如汽温下降速度较慢或居高不下时,可以加大下层磨的出力减小上层磨的出力,或者停运上层磨,减少磨煤机的运行台数。另一方面能适当的开大上排二次风档板,关小下层二次风档板的方法使汽温下滑。

  3、滑停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火嘴集中运行,使燃烧稳定。停磨前应先将磨的煤量减至最小,再停止磨煤机运行。停磨后应适当加大其余磨的出力,保持总磨煤量小幅度变化,以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过快。

  运行中如果烟气挡板组合角开度过大,携带煤粉的烟气在炉膛内上冲力不足,其在炉膛内的充满度就会降低。会引起锅炉热负荷分布就会不均匀(前屏吸热量减少,后屏和高过吸热量增加);由于烟气流速相对增加,对烟道内受热面会造成局部过度冲刷;使烟气携带的煤粉在炉膛内的燃尽时间就相对缩短,造成飞回可燃物的升高;

  但运行中烟气挡板组合角开度也不可过小,过小的开度会造成炉内空气动力工况破坏。高负荷时易造成烟气充满度过高,锅炉燃烧缺氧;低负荷时易造成炉膛上部温度不足严重时可能引起燃烧不稳负压摆动;过小的烟气挡板开度还会造成吸风机单耗的增加。

  高加解列后对再热汽温的影响与过热汽温有所不同,由于抽汽量减少,使再汽压力升高流量增大,在燃烧还未变化时,再热汽温暂时下降(约5-10℃),但随着机组工况趋于稳定,再热汽温随即会迅速上升,监盘人员要做好预想工作,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还要注意各受热面壁温情况,必要时应采取适当降低锅炉火焰中心位置或降低机组负荷的方式保证锅炉受热面的安全。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锅炉启动初期或滑停末期)调节汽温时,是不宜多使用减温水的,更不宜大幅度地开或关减温水门。这是因为,在低负荷时,蒸汽流量较小,汽温较低,流经减温器及过热器的蒸汽流速很低,如果这时使用较大的减温水量,水滴雾化不好,蒸发不完全,使得在某些蒸汽流速较低的蛇形管圈内积水,局部过热器管可能出现水塞。另外没有蒸发的水滴,不可能均匀地分配到各过热器管中去,各平行管中的工质流量不均,导致热偏差加剧,有可能使过热器管损坏,影响运行安全。更为严重时,如果此时汽轮机冲车或突升负荷还会将大量的水带入汽轮机造成水冲击,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1、对于打过水压后的锅炉,由于过热器及再热器中存着较多的积水,此时启动存在着汽包压力上升快,而汽温上升速度慢,为了使汽温与汽压相匹配,必须在点火前全开过热器及再热器,主、再汽管道所有疏水门,进行充分疏水;点火后及时开启Ⅰ、Ⅱ级旁路,使过、再热器中的积水及时排走。点火初期能适当提高火焰中心高度,使过、再热器中的积水尽快蒸发掉。保证过、再热汽温与压力的匹配关系。

  2、对于极热态机组,当汽机调跳闸,锅炉灭火后,应立即关闭所有减温水调门及总门,并开启排汽电动门或旁路门(汽机允许条件下)。锅炉在点火前尽量开大旁路门降压(汽机允许条件下),吹扫完毕后应立即启动A磨,以减小炉膛热损失,可适当增加给煤量,保持比较高的火焰中心高度,并保持比较高的氧量值,以使汽温尽快达到冲转参数,并严密监视屏过壁温,决不允许超温。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蒸汽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建议在负荷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应将减温水且为手动调整,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变工况时汽温波动大,影响因素众多,值班员应在操作的流程中分清主次因素,对症下药,及早动手,提前预防.必要时采取过调手段处理,不可贻误时机,酿成超温事故。变工况时汽温的变化主要是锅炉的燃烧负荷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不匹配所造成的。正常的情况下,当锅炉的热负荷大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时,汽温为上涨的趋势,两者的差值越大,汽温的上升速度越快。目前机组在投入BLR方式下运行时,机组负荷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下面对几种常见情况分析如下:

  由于再热汽的比热相对于过热汽要小,且补偿能力差,故在负荷以及流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易引起再热汽温的大幅度波动,比较难控制。因此,在启、停磨煤机以及加减负荷时,应加强对再热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并对有预见性的变化能够直接进行适当的超前调整。

  再热汽温的调整主要是采用烟气挡板调节进行调温微量减温调节为辅。因此,再热汽温的调节不能单纯的依靠减温水进行调节。另外,我们还能够最终靠改变燃烧侧风煤配比的办法来调整再热汽温。例如,我们大家可以通过改变各磨煤机的出力(在总煤量不变时)、各二次风的配比等办法来改变火焰中心高度,以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

  4、滑停过程如果投油,在撤油时应逐支撤出,不允许一次多支撤出,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超限。

  5、滑停至给水主、旁路或电、汽泵进行切换时。如果由于操作不当,我们应考虑暂缓减负荷,通过燃烧侧调整或利用跟着时间延续炉膛蓄热的减少降低汽温,关闭减温水后再切换。防止由于切换时给水压力的突增 ,导致减温水流量突增,使汽温产生突降(低负荷下蒸汽流量很小,减温水量稍增就会造成汽温突降,因此,大家在负荷越低的情况下使用减温水一定要小心)。另外,建议给水主、旁路切换在40~60MW负荷进行。如果时间不允许,而减温水门未关完,我们也可先全关闭各减温水调门及总门,待主付阀切换完毕 ,给水压力稳定时,再根据汽温情况来决定是不是开减温水总门。如果此时汽温下降速度较快时,应及时关小汽轮机调门或减负荷至零。但应注意水位变化。

  规程规定:其挡板组合角为∑Φ=Φ再Φ过=90°,而我们目前的调整均在:再热侧%过热侧%=120%,这是在对规程理解上的错误;规程规定的烟气挡板开度组合为120%时,是在锅炉吹扫前和吹扫过程中;运行过程中应为:再热侧%过热侧%=99%,其组合角为∑Φ=Φ再Φ过=90°。

  另外,在锅炉低负荷正常的情况下减温水和蒸汽压差很大,此时开启减温水还会造成减温水调节阀和减温水喷嘴过度冲刷,造成损坏。

  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在机组工况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做多元化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搬硬套。

  3、在机组启动初期低负荷时,投入减温水时,应注意一级减温器后的温度以及事故喷水后的温度应高于对应的过、再热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防过、再热器积水振动,甚至会出现爆管。

  4、滑参数启动过程中,旁路阀切换为主阀后,给水泵转速下降会使减温水压力降低,汽温上升速度加快。如果在主、旁路阀切换后短时间之内启启动磨,会使汽温上升速度更快,故建议在启动过程中,主、旁路阀未切换以前,最好还是不要投减温水,如汽温上升速度过快时,最好采用调整燃烧的办法来调整汽温。

  快速减负荷是指机组由于某一些原因使汽轮机调门迅速关小。根据前面的分析可得,过再热汽温的上升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我们在开大减温水的同时,应根据负荷减少情况停运磨煤机(正常次序应该是在决定快减负荷时首先停磨),或用开启PVC阀的办法来控制汽温。开排汽时应注意水位变化。

  随着燃烧的逐步加强、烟气量的增加,锅炉燃烧产生增量的高温烟气通过各级过热器,使烟气对其的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系数增加,汽温将持续升高。而对于再热器则没有这种补偿能力。因此在加负荷过程中再热汽温的上升速度要比过热汽温的上升速度快。这时我们大家可以关小再热烟气侧挡板降低其升高的幅度,联合采用适当开启减温水的办法来调节汽温。减负荷过程与此相反。


网友评论

版权所有 :pg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 XML